公元358年,東晉豫州刺史謝奕因病去世,由于謝氏治理豫州頗得民望,于是東晉朝廷召謝氏世家子弟繼任,當時謝安的弟弟謝萬由于才能出眾,又擅長自我表現,因而聲譽高于謝安,會稽王司馬昱先是召其為從事中郎,接著遷吳興太守,而這次遷為豫州刺史,都督司州諸軍事。然而謝萬心高氣傲,做為北伐大將卻不能安撫士兵,王羲之也寫信勸誡。后來謝安十分擔憂,便親自慰問和勉勵謝萬的部下,更要謝萬與手下將帥們多見面對話。然而謝萬依舊高傲,一次謝萬把眾多將領召進來開會,謝萬憋了老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,然后干脆說了句:“各位將領都是有力的兵卒。”結果將領聽到話惱火了以為把他們當士兵看了,會議沒好好開就散會了。謝安無奈只得去各個營寨遍訪將領說些好話。bQZ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公元359年,東晉豫州刺史謝萬與徐州刺史郗曇兵分兩路,北伐前燕。謝萬遣部將為前驅修筑前線城池,然后自己率軍打算奔赴洛陽。然而郗曇因病率軍北上不久,就率軍回了彭城。結果也沒告知謝萬,謝萬也沒去打聽,以為郗曇碰上前燕大軍不戰而退,結果謝萬跟著倉惶撤退,士兵在沒有組織下于是自行潰敗,謝萬亦只身狼狽逃還。結果這次北伐連仗都沒打就敗了,前燕遣慕容恪順利進軍占據兗州和徐州的許昌等郡縣。謝萬因為失職被東晉朝廷貶為平民,于是謝安不得不為謝氏世家的家名出山仕任,由此東晉世家陳郡謝氏逐漸崛起。bQZ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謝安,字安石,其父謝裒在永嘉之亂時跟隨晉元帝司馬睿南渡,之后官至吏部尚書,為謝氏世家墊定了基礎。謝安年少時就有名聲,當時身為宰相的王導也器重他,然而謝安并不想憑借出身、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。東晉朝廷征召他入司徒府,之后的庾冰也聽聞他的名聲征召他,都被謝安以病為由拒絕了。謝安辭官后隱居到會稽東山,當時謝氏的年輕子弟都讓謝安教育,其中就有謝安的侄子謝玄。謝安還和時任會稽太守的王羲之是好友。(公元353年東晉永和九年,王羲之與謝安、孫綽等四十一人,在山陰的蘭亭祭祀,會上各人做詩,并由羲之作序為《蘭亭序》:永和九年,暮春之初,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。群賢畢至,少長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引以為流觴曲水,列坐其次……后來蘭亭的序文流傳后世,被書法家做為典范,這也是王羲之書圣的由來。)由于謝安不肯服從朝廷征召,又因為素有才名,時人常稱:“安石不出,將如蒼生何!”會稽王司馬昱聽說了以后則說:“安石既與人同樂,必能與人同憂”。bQZ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bQZ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后來謝萬被貶為平民,年已四十的謝安只得出仕,時人稱為東山再起。公元360年,征西大將軍桓溫召謝安為司馬,于是謝安便去上任。在謝安動身前往江陵的時候,一些朝中名仕趕來送行。中丞高崧笑說:“卿累違朝旨,高臥東山,諸人每相與言,安石不肯出,將如蒼生何!蒼生今亦將如卿何!”(之前謝安屢屢拒絕朝廷征召,高臥東山,時人常說謝安不肯出山,天下蒼生將如何,今天謝安已出山,那么謝安將對天下蒼生如何。意思是說謝安該有一番做為。)謝安實際上知道桓溫與會稽王司馬昱不和,但是由于桓溫在朝廷中的威望,謝安可以借此平步青云,重要的是不會受到桓溫排擠。謝安擔任桓溫司馬幾個月后,就接受東晉朝廷的征召,任為吳興郡太守,再后來又遷為吏部尚書、中護軍,謝安也竭力輔佐朝政。bQZ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