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紹在官渡之戰前派人去聯絡劉表、張繡,應該講這一步是對的,袁紹和劉表、張繡也有合作的基礎。曹操曾經在建安二年、三年征討張繡,劉表都伸出了援手幫助張繡對抗曹操,建安二年的征討中,曹操喪失了長子曹昂、侄子曹安民和大將典韋;建安三年的征討,曹操也被張繡、劉表的聯軍擊退。他們都和曹操有仇。并且,袁紹此前在對付袁術時和劉表有過合作。應該講,袁紹和劉表、張繡合作的基礎還是有的。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袁紹派人去聯絡張繡,并給了賈詡一封信,希望和賈詡拉關系。張繡準備答應,賈詡對袁紹的使者說:歸謝袁本初,兄弟不相容,而能容天下國士乎!張繡驚懼說:何致于此!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袁紹的使者走后,張繡問賈詡,既然已經這樣了,我們應當歸順誰呢?賈詡說:不如從曹公。張繡說:袁紹強而曹操弱,我們先前又與曹操有仇,怎么能歸順曹操呢?賈詡說:這正是我們適合歸順曹操的原因。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,其宜從一也;袁紹強盛,我以少眾從他,袁紹必然不把我們看重,曹公眾弱,他得到我們必喜,其宜從二也;夫有王霸之志者,必然會放棄私怨以明德于四海,其宜從三也。愿將軍無疑!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張繡于是率眾投降曹操。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袁紹使人聯絡劉表,劉表答應了下來,但最終沒有采取任何的行動。其原因是劉表手下的謀士不贊成,而劉表也有坐山觀虎斗的意思,他即不幫袁紹,也不助曹操。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從事中郎南陽韓嵩、別駕零陵劉先對劉表說:今兩雄相持,天下之重在于將軍。若想有作為,起乘其弊可也;如其不然,就應該擇所宜從。豈可擁甲十萬,坐觀成敗,求援而不能助,見賢而不肯歸!此兩怨必集于將軍,你想中立,恐怕辦不到。曹操善用兵,賢俊多歸之,其勢必能拿下袁紹,然后移兵以向江漢,恐將軍不能抵御也。今天最好的計策,不如以荊州附于曹操,曹操必然重德將軍。長享福祚,垂之后嗣,此萬全之策也。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蒯越也勸劉表,劉表狐疑不斷。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于是,袁紹的外交努力全部破產。mU6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