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信歷史上被稱作“兵仙”,絕非浪得虛名。劉邦給了韓信、張耳三萬老弱病殘欲過太行山井陘口進攻趙國。趙王與成安君陳馀陳兵二十萬在井陘口抗擊漢軍。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:“韓信剛打了勝仗,軍隊銳不可當,現在又要攻下趙國。可是我聽說:‘漢軍轉戰千里補給線一定拉的很長,這井陘口,車不可并行,騎兵不可列隊,行軍數百里,其糧草必落在后面,希望您暫撥給我三萬奇兵,我從小路截斷漢軍輜重糧草;您堅壁清野,拒絕交戰。漢軍前不得戰,退不得回,我的部隊斷絕漢軍后路,沒了糧草,不出十日,韓信,張耳的頭顱就是您的了。希望您考慮采納我的計謀,否則定被他倆擒獲。”3MS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3MS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成安君陳是一個書生,認為正義之師不用奇謀詭計,(孫子兵法開篇就說了,兵者,詭道也。陳馀不懂兵啊!)所以表示反對說:“兵法上講,十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包圍它,一倍于敵人的兵力就與之交戰。韓信雖號稱數萬人,其實不過數千人,千里迢迢來奔襲我們,士兵早已疲憊之極,我們卻避而不擊,諸侯一定會認為我們膽怯,會笑話我們。”最終沒聽李左車的計策。3MS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韓信派了很多間諜探聽,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被采納,非常高興。大膽引兵前來,離井陘口三十里駐扎下來,半夜選二千輕騎兵,每人持一面紅旗,從小路來到山坡上偽裝隱蔽起來,窺視趙軍,并且告誡將士:趙軍見我軍出擊,一定傾巢而出,你們就乘機迅速沖入趙軍營地,拔掉趙國旗幟,插上漢軍紅旗。3MS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韓信又召集將領們分析認為,趙軍已先占據了有利的地勢,他們在未見到漢軍大將旗鼓之前,定會擔心我們遇到阻險而退兵,是不肯輕易發兵攻打我們的。于是韓信派一萬人為先頭部隊,背靠河水擺開陣勢,趙軍見漢軍擺出只有前進而無退路的絕陣,都大笑不已。3MS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天剛亮,韓信打起了大將軍的旗號,擊鼓進軍井陘口。趙軍果出營迎擊,打了一會兒,韓信、張耳棄鼓旗,假裝敗逃,退到河邊的軍陣之中。趙軍看韓信敗了,果然傾巢而出,爭奪漢軍丟下的旗鼓。韓信、張耳退到河邊陣地,馬上組織軍隊迎戰趙軍,各個拼死作戰,趙軍無法短時間把他們打敗。這時韓信所派的二千輕騎兵,等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的時候,立即沖入趙軍營壘,拔掉趙軍旗幟,豎起二千面漢軍的紅旗。趙軍久戰不勝,想退回營壘,卻見營中遍是漢軍紅旗,大驚失色,認為漢軍已經把趙王及其將領全部俘虜了,于是陣勢大亂,四散奔逃。趙將雖然連斬幾個逃兵,竭力阻止,卻不見成效。這時漢軍兩面夾擊,大破趙軍,在泜水斬殺成安君陳余,活捉了趙王歇。3MS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