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4年6月,巴爾干半島上一處熱鬧的山城響起一聲槍響。循著巍峨的阿爾卑斯山,這一聲聲槍響跨過了茫茫雪原,回蕩在歐羅巴的土地之上。如是這般,整整一代歐洲青年才俊的生命就如那落葉一般,飄零在他們故鄉的土地上。那一聲來自薩拉熱窩的槍響也就這樣改變了未來百年之間,歐洲大陸的歷史進程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可以說,薩拉熱窩事件為當時紛爭不下的歐洲列強們提供了合理的開戰借口。尤其是當時新興而起的德意志帝國,更是不滿足現有的國際地位。這個用鐵與血鑄就的國家,很自然地用普魯士軍人的思維去挑戰老牌列強英、法兩國,即以武力逼迫他們與德國重新劃分殖民地資源以及國際地位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一戰開戰之初,便顯現出德國以一敵眾的趨勢。畢竟,協約國這邊的英、法兩國可稱國力雄厚;反觀當時德國的盟友: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,它們早已如風中之燭,不知哪天就會黯然失色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面對如此形勢,德國自知持久戰將對自己毫無益處。早在開戰前幾年,當時的德軍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·馮·施里芬就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目標的施里芬計劃。在這個計劃當中,德軍將借助當時德國國內發達的鐵路網絡,在開戰后不久后集中起優勢兵力在6周內一舉擊潰法國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不過,這一切都僅僅是計劃罷了,因為等到真正開戰之后,所有人都震驚了: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工業革命之后,人類第一次在戰場上感受到了來自工業文明的力量。開戰不到三個月,交戰雙方都幾乎耗盡了所有炮彈庫存。德軍開進到到馬恩河一線的時候,就遭到了英法聯軍的頑強抵抗,其速戰速決的目標自然也就落空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與此同時,德軍在東線與沙俄也是僵持不下。到1915年的時候,德國陷入了兩線交戰。在西線,更是打起了膠著的塹壕戰。為了改變戰爭局面,德軍高層開始謀劃著一次大型的突擊,后來被稱為“凡爾登絞肉機”的凡爾登戰役,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打響的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凡爾登戰役由時任德軍總參謀長馮·法金漢于1915年一手策劃。由于凡爾登位于默茲高地,坐落在德國通向巴黎交通要道之上,亦是巴黎的門戶。鑒于此,法金漢認為如果能拿下該地,德軍就能長驅直入巴黎,重現40年前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登基的榮耀時刻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不過,這個地方又是高盧一族的發源地,無論是出于戰略考慮還是民族情感,法軍必然會在這一處狹小的戰場中殊死抵抗,而德軍也將全力進攻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起先,按照法金漢的設想,在德軍集中火力優勢的進攻下,法國必將“流盡最后一滴血”。就算這樣還是沒有拿下,最差的結果也是法國主動選擇求和、投降。此外,由于凡爾登要塞一地的法軍陣地如同一把利刃,嵌入到當時的德軍陣地中,隨時都威脅著兩邊德軍的側翼。如果德軍想要在當時雙方僵持不下的西線有更大的動作,凡爾賽這個點遲早需要攻取。不然在漫長的西線上,這里會成為德軍陣地上的一顆定時炸彈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基于以上攻、守兩端的戰略考慮,法金漢決定在凡爾登前線集結50個師共計120余萬人,以及1200門大炮。而這些兵力,在未來的十個月中,卻是被投放在僅僅只有15公里寬的戰線上廝殺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就這樣時間來到了1916年2月21日,在這一天,德國皇儲親率21萬人進攻凡爾登要塞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步兵發起沖鋒之前,德軍先動用1200門大炮對戰線進行了9個小時的集中轟擊,發射了100萬發炮彈,法軍陣地霎時間成為火海。兩天之后,德軍推進了5公里,又在隨后的一天逼迫法軍放棄第二道防線。本來,按照如此趨勢,德軍拿下凡爾登已是順理成章。但此時,天空又開始飄下了大雪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在人類歷史上,潔白的雪花無數次的出現在童話里、詩歌中,人們無不對其賦予或喜或悲的各種情感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,皚皚白雪,也改變過歷史的進程。在此之前的拿破侖兵敗俄國算一次,之后的蘇德戰爭算一次,而在凡爾登,這也算一次。hbB歷史春秋網 -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
這些小小的雪花,不單單遲滯了德軍步兵的推進,也阻礙了德軍炮兵的移動。在歷經多次炮擊之后,凡爾登前線的地面已是崎嶇不平,降下大雪之后,地面更是變得泥濘不堪。要知道,當時的火炮還沒有二戰那樣的機械化程度,而緩慢移動的炮兵在這般情況下,也根本跟不上步兵的推進速度。于是乎,德軍就這樣暴露在了法軍的炮火射程當中。 1/2 1 2 下一頁 尾頁 |